今年以来,黔南州委州政府将“两大行动”工作摆在全州工作的突出位置。3月5日,州委书记唐德智、州长吴胜华组织召开了黔南州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听取2019年全州营商环境建设及产业大招商工作情况汇报,对2020年“两大行动”作出安排部署。
根据州委州政府2020年“两大行动”工作的安排部署,黔南州投资促进局结合工作实际,推出“十个聚焦”“十化”扎实推动“两大行动”工作开展。
“十个聚焦”推进产业大招商

一是聚焦目标任务,围绕省考核指标,抓好统筹协调、督促指导、责任监督等工作,实现增比进位。
二是聚焦产业链招商,建立9个重点产业招商专班,提高产业链招商精准度。
三是聚焦“关键少数”,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和部门“一把手”带头招商,统筹本地区、本行业的招商引资工作。
四是聚焦主导产业,围绕农业产业、工业、服务业要加强产业链研究,引进一批重点产业优强企业。
五是聚焦招商渠道,强化乡情招商和市场招商,为“走出去”招商提供可靠信息来源。
六是聚焦三个平台,利用一批节会平台,搭建一批企业推介平台,合作一批新媒体平台,策划专题招商引资活动。
七是聚焦重点区域,从县级分别选派2名干部组建珠三角驻点招商工作组,面向目标企业开展洽接,实现面向东部地区招商引资新增企业数和新增投资额增长10%以上。
八是聚焦落地服务,实行项目落地服务包保责任制,强化要素有效供给,加大重点项目服务力度,不断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
九是聚焦产业园区,突出产业园区招商主责,确保重点产业项目入园率达70%以上,推进园区产业链发展、集聚发展。
十是聚焦协调调度,落实“旬调度、月通报、季小结、年考核”制度,制定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考核规则,动态督促和年终评定相结合进行考核评价。
“十化”推动营商环境全面提升

一是统筹协调组织化,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行业领导牵头抓、营商环境指标涉及部门具体抓落实,州县两级联动,压实责任。
二是问题挖掘精准化,州级每季度召开一次问题研判会,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每月专题听取一次工作落实情况。
三是事项管理清单化,梳理公布政府服务事项清单,推动不见面审批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全面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
四是承诺兑现责任化,建立定期清理合同机制,抓好未完成承诺兑现的跟踪调度,帮助解决企业诉求,提振企业落地的信心。
五是服务落地项目化,实行州领导领衔包保服务重点项目,县级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对项目进行跟踪服务。
六是调度指导台账化,建立常态调度分析机制,设立服务企业监测点,组织召开营商环境座谈会,针对问题清单进行台账化管理。
七是督查评估常态化,继续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畅通企业投诉渠道,建立投诉受理台账和快速调处机制,及时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八是典型案例公开化,全年对州县两级有关部门及窗口开展明察暗访不少于2次,建立州级营商环境曝光台,对影响营商环境的负面典型查处和曝光。
九是整治整改时限化,对影响升位的单位、州级部门重点问题、县级短板指标问题进行重点整治,明确专项集中整治时限,细化整改措施。
十是追责问责制度化,成立营商环境问题整改督查组,季度召开问题整改工作督办会,督促各整治事项达到预期,畅通失职追责问责渠道,强化追责问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