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个人中心
当前页面:首页 » 动态资讯 » 工作动态 » 图片新闻
马雷率队赴贵州省沿河县开展引企业稳就业指导工作
发布日期:2020-06-28 17:29 文章字号:

为迅速落实“省局全力帮、强市(州)帮贫县、大县帮小县、商会定点帮”“9+3”贫困县(区)产业大招商专项行动,6月20日,贵州省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率结对帮扶贵州沿河的有关市(州)、县(市、区)和商会负责人,深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指导当地引企业稳就业。

“9+3”贫困县(区)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倒计时的紧要关头,产业招商扶贫工作开展如何,将关系到全省贫困地区稳就业能致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新阶段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贵州“9+3”县(区)深度贫困县之一。由于传统农业经济占比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后劲不足,一直是贵州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

当日,马雷率指导组先后深入沿河县官舟镇食用菌示范基地及智能化菌包加工厂、黎芝峡综合旅游开发项目、沙子镇南庄空心李园区、思州安置点A区扶贫车间、淇滩镇乌江坝区考察产业招商扶贫项目。

在官舟镇食用菌示范基地及智能化菌包加工厂,马雷一行认真了解了该公司生产流程、产业链招商、年产值,以及提供就业岗位数,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等情况,对公司产业链条提出指导性建议。

在黎芝峡综合旅游开发项目,指导组一行实际查看、认真了解了沿河旅游项目开发情况。针对沿河县旅游开发产业链、基础交通支撑不够的问题,马雷提出,沿河县依山傍水,应打造山水结合的旅游开发项目,着力做好水文章。旅游线路设计不只是A地与B地、甲地至乙地的连接,而应是A地到B地、甲地至乙地之间的多个景点联动,丰富联动景点的业态,延长游客游玩停留时间,带动沿线旅游增收。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沿河县汇报了产业链招商有关难题。黔南州、铜仁市碧江区、贵州省福建总商会就有关问题提出帮扶计划。

截至6月19日,沿河县新引进项目50个,其中省内5个、省外45个;新引进项目投资总额24.36亿元;到位资金20.36亿元;新引进项目开工50个,开工率100%;新引进项目投产23个,投产率46%; 新项目入园50个,入园率100%。今年该县围绕产业大招商,进一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分别引进了辣椒种植基地及深加工建设项目、60万羽生态鸡养殖基地、官舟黑木耳智能化菌包厂和示范基地、年出栏30万头现代化生猪产业发展等项目,带动项目点附近贫困户就业和通过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分红。

马雷指出,沿河要从“边缘化”到“中心化”,作为贵州融入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前沿阵地,更是重庆、湖南、贵州三省市交界的区域中心,是进入长江的码头和关口。中心化城市离不开商贸的支撑,离不开产业的集群,沿河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针对沿河县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产业链不健全、要素资源不优等问题,马雷强调,沿河的未来在旅游业,应着力打造乌江画廊水上旅游项目,加大旅游景点的多点联动,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县城至官舟景区的交通干道,应旅游和通勤兼顾考虑,可考虑轨道交通,交通站点的设置,可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在明确产业链、摸清产业布局的同时,沿河县还要给予配套的政策,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单一产品产业链的研究,着力干好一到三个产品,按照产业链去布局。

最后,马雷希望沿河县要重视项目库项目编制,明确产业布局,围绕产业推项目。营商是根本,希望沿河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能引进来、留得住。他鼓励沿河县时说,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沿河不仅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也将在乡村振兴方面招大引强,推进沿河中心化城市建设的目标。

铜仁市副市长王开禄,沿河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何支刚,铜仁市投资促进局蒲章,黔南州投资促进局党组成员、代办中心主任杨通勇,碧江区政府副区长黄睿,贵州省福建总商会副会长蔡志溪、陈少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指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