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我省印发《扩大民间投资专项行动方案》,以激发有效民间投资活力,更好地发挥民间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明确了五项重点任务。近日,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扩大民间投资专项行动方案》中的五项重点任务进行解读。
——开展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清理专项服务行动。
解读:我省紧紧抓住政策落地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开展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清理专项服务行动。每年开展一次专项督查行动,全面清理国家和省出台的政策文件落实落地情况,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阻碍民间资本准入和公平竞争的文件或规定,按照“谁制定、谁负责,谁起草、谁清理”的原则,及时进行调整或废止;对政策尚未落实到位的,形成问题清单进行督办;对政策落实不力、政府违约失信、损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等渎职、失职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切实打通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开展社会资本市场准入专项服务行动。
解读: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市场准入,确保各类投资主体进入社会服务领域一视同仁,切实增强民间投资信心。我省将进一步放宽民用机场、公路、铁路、水运、煤矿开采、油气勘探开发、配售电、基础电信运营、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国防科技、军民融合等领域市场准入,切实把“非禁即入”真正落到实处。
——开展新兴民间投资领域培育专项服务行动。
解读:新兴民间投资领域培育是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进一步发挥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等财政性资金导向作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引导民间投资主体加大对脱贫攻坚、山地旅游、大数据信息服务、大健康、大生态、现代物流等新兴领域投入力度。引导民间投资投向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林业产业、加工业、山地旅游业、大健康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互联网产业等领域。
——开展民间投资项目审批简化程序专项服务行动。
解读: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努力构建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精简审批前置条件和报建手续,凡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为开工前置条件的,一律不再作为开工前置审批,凡能够下放的一律下放。进一步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推行以联评联审为核心的“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制度,实现“一窗受理、并联办理、依责监管、全程监察”和“一口受理、同步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在“1+8”国家级开放平台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在六盘水市、安顺市试点先建后验模式。
——开展民间投资“三级一千”重点项目专项服务行动。
解读:遴选1000个民间投资重大项目,实行分级推进和部门联系制度,其中省级确定20个、市(州)级共确定100个、县级共确定880个重大民间投资项目,采取包保定向方式,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部门、一个专班、一套方案”全程精准化服务,确保每个重大民间投资项目顺利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抓牢抓实扩大民间投资专项行动,更加注重服务支持民间投资项目、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改革创新和立规定矩,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扩大民间投资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在投资方向上,始终聚焦有利于增加就业容量、具有科技含量、确保环保质量的好项目。在投资结构上,更加聚焦补齐“三块短板”和做强“三块长板”,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抓实“双千工程”和大数据“万企融合”行动,千方百计改造提升传统产品供给、增加优质新兴产品供给,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在投资主体上,坚持国企与民企一视同仁,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商和营商环境大整治,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对稳投资、优供给、补短板、惠民生的协同集成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