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为项目提供环评等报告编制的第三方,现在一旦承接瓮安经济开发区项目业务后,就会被园区企业手续代办(带办)专员“盯上”。
“项目环评手续涉及前期准备、评价、审批等多个环节,过去企业自行对接第三方机构,沟通成本高、反复修改多。”7月底,瓮安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中心主任陈明芬告诉记者。
2022年以来,瓮安经济开发区以“园区事园区办”为改革核心,打出精准服务“组合拳”,促进项目顺利建设和投产。
专员靠前办,项目签约后手续代办(带办)专员即主动上门,围绕能耗指标限时办、土地指标限时供等核心要素定制“一企一策”方案,推动审批手续一次办结。
联动代理办,整合多部门推行并联审批、多图联审,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纳入“一网通办”,累计代办帮办事项380余件次。
全程陪同办,专员陪同企业赴省州协调国土报批、环评、安评、能评等关键手续,两年来协助完成省级事项110余件次。
专家指导办,园区购买第三方服务为企业提供安全环保“体检”30余次,以专业力量护航企业合规生产。
这套组合拳的力道,在贵州江山—瓮福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项目中得到充分验证。该项目产品在贵州属首次生产,省内评价机构缺乏相关检测技术和设备。园区主动介入,协调引入省外专业机构联合攻关,仅用3个月便突破技术障碍,较常规流程大幅缩短审批周期。
如今,此类高效场景,已成为瓮安经济开发区的工作常态。“‘园区事园区办’就是要办得快、办得好。”陈明芬说,开发区紧盯签约项目和在建项目,对项目征地、建设、投产全过程分类指导、专人服务,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入统、早见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