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您刚送过来的青菜一共是78斤,每斤7毛钱,一共是54.6元,我给你55元,再加上之前的白菜钱,全部加起来是255元,给您,您收好可别掉了啊。”
在现场设置的蔬菜称重结算处,杨大爷接过出纳手中的255块钱,数了数准确无误后,这才满心欢喜地把钱藏进了衣服口袋里。
杨大爷只是前来卖菜的农户之一。在碧江区坝黄镇白果村村口,铜仁市锦江绿色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对该村的蔬菜进行收购,村民们陆陆续续将自家的蔬菜运到收购点。
坝黄镇白果村,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共有657户25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0户482人,贫困发生率18.82%。面对这样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们通过精心谋划,实地考察,学习借鉴,逐渐探索出适合白果村的产业致富路。
村民张建军也是前来卖菜的农户,他告诉笔者:“以前村里没有产业,我们前几年一直在外打工,现在国家政策好,鼓励我们贫困农户发展蔬菜产业,还给我们找好了销路,我们就回到村里,和乡亲们一起来搞蔬菜产业,让大家一起脱贫。”张建军开心地说。
据了解,今年4月份以来,该村采取“大户+农户”种养模式,发展蔬菜种植、食用菌培育、生猪养殖等产业,并在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两委、帮扶单位的积极协调下,与市锦江绿色蔬菜产业发展公司达成协议,该公司免费为发展蔬菜种植积极性高的贫困户提供技术、种子、肥料及农药,最后种植的蔬菜由公司全部回收并配送到学校,形成“市场+基地+农户+学生营养餐”的发展模式,解决了农户销售难题。“目前我们的蔬菜产业已经达到了150亩,且蔬菜已经开始上市销售。为了帮助村民打开销路,我们积极与锦江蔬菜公司对接,建立帮扶机制,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今年我们发展的蔬菜产业将带动22户贫困户68人,确保贫困户收益达到脱贫标准。”坝黄镇白果村驻村第一书记吕胜乾介绍道。
在村民杨洪江的蔬菜地里,为了不耽误时间,杨洪江叫上妻子和母亲一起收白菜。休息时,杨洪江指着远处河滩上的几个蔬菜大棚告诉记者,那也是他的菜地,自从村里鼓励农户种蔬菜后,他也看准了其中的商机,将以前的荒地全都开辟出来。挑着最后一担白菜,杨洪江来到收菜处,称重、上车一气呵成,接过出纳递过来的钱,杨洪江笑得合不拢嘴:“现在的政策就是好,我们种植蔬菜,上面就有人来收购,节省了很多时间和路费。”
“市场+基地+农户+学生营养餐”的发展模式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要归功于碧江区开展的“千企帮千村”精准帮扶行动和白果村与锦江蔬菜公司开展的“村企对接帮扶”工作,村企联结为白果村乃至全区贫困村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了解,“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战略行动以民营企业或商(协)会为帮扶主体,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签约对接、村企共建、互利合作为主要形式,帮助贫困村完成脱贫任务,增强发展后劲,为碧江区大扶贫战略行动作出新贡献。
“我们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开展村企结对帮扶是积极响应国家的脱贫号召,是企业家投身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行动,也是自觉履行先富帮后富的社会责任,我们以行动激发贫困户想致富、能致富的动力,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致富。”锦江蔬菜公司副总经理陈文俊说。
面对如今全村脱贫攻坚一片大好形势,村民鼓足了干劲发展蔬菜产业,吕胜乾坚定地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蔬菜种植面积,继续深化采取‘市场+基地+农户+学生营养餐’的模式,确保白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据了解,碧江区“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自开展以来,始终坚持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智力帮扶、公益帮扶、商贸帮扶等帮扶方式,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碧江区共联引25家企业及商会签约对接帮扶25个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6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800余户3900余人,共计增收4680万元,人均月增收1000余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