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忠雄主持召开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座谈会。省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作全省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商会会长、企业负责人、市州公职人员等各类别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自2018年6月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制度建立以来,贵州共聘请403名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对全省行政审批、政务公开、服务承诺、特定行业服务规范、行政执法及基层窗口服务等情况进行监督。由省政府统筹部署,各职能部门、各地协同配合,全省上下形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企业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义务监督员通过亲自体验办理相关业务的形式,对全省行政审批、行政监管等情况进行监督。媒体行业的义务监督员主动利用平台优势,大力宣传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有关情况。同时,义务监督员还帮助收集反馈社会各界对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以及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全省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共反映涉及政务服务、乱收费等营商环境问题160余件,所有反映问题都通过转办或亲自督办等方式进行了处理。
此外,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还参与到营商环境建设座谈、调研和明察暗访中,配合做好企业项目落地推进情况大督查、招商引资项目数据核查等工作。
胡忠雄指出,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更是执行力。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还是贡献者和受益者。判断营商环境的重点在“三化”,即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近年来,贵州坚持围绕“三化”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培植企业发展的热土。围绕“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赚不赚钱、清不清廉”四个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胡忠雄要求,省投资促进局和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要发挥“四好”作用。省投资促进局要“选好、管好”义务监督员,义务监督员要“调研好、监督好”各项工作。下一步,要把省级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人数控制在50人至100人的范围内;建立评价体系,一年开展一次考评,一年一次人员变动,通过交流考评,形成动态的省级义务监督员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确保结构指标合理。
同时,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要针对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实地调研,形成具体分析并定期交流汇报。义务监督员在履行监督权的过程中,省投资促进局要维护好监督员的权益,建立激励和培训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马雷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员管理和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常态化监督、定期报告、定期会议、问题反馈制度及奖惩细则。通过邀请专家讲课、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加强对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的培训。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社会监督,实现监督科学化、可视化、精准化。同时,省投资促进局将持续做好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选、辞相关工作,实现动态监管、灵活监管。
会上,商会会长、企业负责人、市州公职人员等各类别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代表分别作交流发言。义务监督员一致认为,好的营商环境需要每一个监督员发挥作用,在今后的监督过程中,每位义务监督员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建立优质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