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镇市充分发挥资源、产业、生态、人才、交通等优势,以“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赚不赚钱、清不清廉”作为重要标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纳入顶层设计,创新提出打造“贵人服务·清松办”营商品牌,以“五个到位”着力营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一流营商环境,助力贵阳“强省会”五年行动战略。
效能提升到位
清镇市为不断提高政务水平,提升审批效能,按照“时间再压缩、流程再精简、服务再提升”的原则,截至目前,优化提升材料缩减150个,优化提升时限压缩82.71%。为扎实推动“一窗通办2+2”改革,设置综合窗口48个,33家部门除负面清单外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窗通办”综合窗口收件,综合窗口受理率达100%,实现企业“进一个门、取一次号、到一个窗、办所有事”。同时,全力推进“贵人服务·清松办”品牌,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清松办·咨询投诉”“清松办·事前辅导”“清松办·自助办理”等服务功能区,落实主动服务、陪同服务、助老服务等各项便民服务措施,从细节处让企业真正体会到办事“轻松”。
招商扶商到位
清镇市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树牢服务意识,深入实施“招商引业项目‘招安扶’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对“招、安、扶”三个阶段服务标准、服务保障进行规范。按照获取线索、考察洽谈、项目评估、合同审查、常务会审议、签订合同、项目备案七个步骤,进一步完善招商引业相关制度;按照统筹管理、项目转办、落地开工、调度推进、建成投产的流程强化项目落地服务;通过持续开展企业遍访,建立企业帮扶工作互动反馈机制,建立健全招商引业项目领导包保责任制、政策兑现分级调度机制,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贵阳市产业扶持政策,2020年以来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贵阳市产业扶持资金累计约1.5亿元。
机制创新到位
除此之外,清镇市每月对营商环境指标事项进行抽查,对抽查中发现涉及事项存在超时办理或其他问题的,深查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限时整改到位,从源头上保障效能提升。同时深入推动“营商环境最优园区”试点工作,聚焦经开区主战场,对区域内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地质灾害、文物考古调查、地震安全性、节能评价等作统一组织评估,评估结果区域内建设项目共享共用,有效缩短项目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纾困解困到位
为精准收集企业发展诉求和困难问题并予以解决,清镇市制定发布《清镇市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帮助企业掌握各种扶持政策,仅去年就帮助市场主体申报兑现产业扶持、房屋装修补贴、搬迁奖励、科技项目经费等政策扶持资金3041.24万元。不仅如此,清镇市组织供电、自来水、燃气公司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深入企业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定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法治护航到位
清镇市通过法律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驻村队员“三员会诊”推进诉源治理,积极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同时还设立涉企诉讼服务窗口,增盖“营商环境案件”标志印章,成立营商环境案件办理专班,院主要领导担任专班组长,常态化统筹调度营商环境工作,持续畅通立、审、执衔接,推动提升司法效率,增强企业司法获得感。为着力打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由清镇市委统战部牵头,将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局长、司法局局长与非公有制企业董事长联合建立了“五长”联席会议机制,同时探索建立民营企业“统战工作站”,以“五长”联合民营企业“统战工作站”,协同联合为非公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案件剖析警示、违法情况举报等服务,并严厉打击挡工堵路、强揽工程等违法行为。
2023年4月2日,清镇市获评“2022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荣誉称号,这是清镇市相隔一年后再次获得的又一荣誉,也是贵州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县级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