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投资贵州 » 投资概况 » 重点园区介绍
道真自治县上玉工业园区简介
发布日期:2016-01-05 15:53 文章字号:

一、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介绍

道真自治县上玉工业园区于2011年经遵义市人民政府批复成立,2013年列入贵州省100个产业园区目录,拟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园区规划“一区三园”(道真重庆产业园、巴渔工业园、河口铝工业园)。其中道真重庆产业园位于自治县上坝乡,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规划形成“一心、一轴、四区”结构模式(一心——园区综合配套服务中心;一轴——园区南北方向主要交通发展轴;四区——居住区、特色食品药品产业区、装备制造产业区及仓储物流产业区)。巴渔工业园,位于自治县玉溪镇巴渔村,拟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里规划形成“一心、二区”的结构模式(“一心”—— 园区综合配套服务中心;二区——居住区,装备制造产业区)。河口铝工业园位于自治县河口乡,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建设

自2011年启动建设以来,努力克服区位、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园区建设由无到有,初见成效。累计完成园区投资20亿元,建成园区路网15公里,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建成一期统建房5万平方米;

集中统筹有限资金,优先建设园区路网、标准厂房、安置房和供电、给水排水等公共服务设施,用设施配套促进项目落地,实现相互促进、滚动发展。一是路网工程。完成3.3公里园区主干道“兴园大道”建设;完成道真重庆产业园道路二期四条主干道总长5.2公里路基工程的70%,完成巴渔工业园道路6.5公里;完成道路三期工程设计预算,力争年底启动建设。二是统建房(公租房)工程。完成统建房一期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近期可投用;统建房二期工程360套45240平方米,总投资约6333.6万元,现已完成平场工程,正在实施基础施工;完成大元公租房144套、万盛公租房112套、巴渔公租房48套建设任务;三是标准厂房工程。完成标准厂房一、二期工程12栋共10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已全部投入使用;标准厂房三期工程4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6.8亿元,已由中城建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开工建设。四是水、电、通讯等工程。县城高位水厂项目投用,全面解决了园区用水问题;投入资金550万元,完成了23条10KV低压线路迁改安装工程,完成了标准厂房、公租房、百花药业、千山药业、博联茶业等项目施工专变安装工程;完成园区供电规划,完成110KV道隆线迁改工程;完成110KV上杨线输电线路、园区内10KV输变电专线工程规划设计,切实加强园区电力配套建设,着力解决园区电力供需矛盾;有序推进园区内网络通讯、闭路电视安装迁改工程。五是污水处理厂项目。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厂项目地堪、设计预算及项目平场工程。

加强用地保障,通过争取指标、增减挂钩等办法,报批工业用地1102.9亩,已使用515.43亩(其中重庆嘉瑞药业用地63亩,科创药业77亩,友擘机械和晨阳科技140.9亩,爱博产业园104.53亩,巴渔工业园天豪生物科技30亩),商住用地409.3亩,已使用65亩(其中港富混凝土有限公司50亩,利用农资配送有限公司15亩);组建了专门的园区征拆工作队伍,创造性地推行了“分区管理、多种安置”的征拆建设模式,2013年以来,完成园区征地5794.5亩、拆迁425户,做到了依法拆迁、和谐拆迁,为园区建设提供了保障。加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通过对被征拆农户进行适度集中安置,建设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的花园式集中居住区,切实改善了当地群众的住居条件。随着园区企业不断入驻,为周边乃至全县农村劳动力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条件,实现300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劳务经济收入2000余万元。

项目建设情况

现有入园企业61家(其中标准厂房26家、独立选址35家),建成投产31家。2014年新增规模企业14家,实现增加值5亿元

区位交通

道真是黔渝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地处渝黔之交,南距遵义市区180公里,北至重庆市区160公里,是黔中经济区连接成渝经济区的“结合部”,是黔渝开放合作的桥头堡。道真至南川高速公路建成后,道真与重庆时空距离缩短在一小时内,道真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发展目标

充分考虑即将改善的区位优势,为主动融入重庆承接产业转移做好规划、打好基础。聘请重庆工商大学按照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标准和要求,围绕“依城建园、以园兴城、城园互动”理念,规划了“一区三园” (道真重庆产业园、巴渔工业园、河口铝工业园)。编制完成了道真重庆产业园、巴渔工业园的《总规》、《控制性详规》、《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坚持“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理念,围绕省、市产业发展方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园区功能布局,立足资源起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成渝地区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现代医药、食品加工、能矿开发“四大产业”,力争2015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100家以上,实现增加值10亿元以上,到2017年打造300亿级产业园区,进入省级开发区行列。

四、产业定位

一是加快工业招商步伐,促进配套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医药产业、装备制造、特色食品、能矿开发等“四大产业”,着重招大商、引强资,同时坚持“抓大不放小”,盯紧看牢意向项目、签约项目。力争引进独立选址企业30家以上,引进标准厂房孵化培育企业50家以上,为园区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蓄强大的发展后劲。二是抓好项目跟踪服务。组建专门工作组,明确责任,切实开展入园项目“保姆式”、“零距离”服务,促进已建成企业投产达产,全力抓好独立选址项目建设。完成科创医药产业园、希尔安医药产业园、百花医药产业园、嘉瑞医药产业园、鑫程医药产业园等药业企业建成投产;全力推进爱博产业园、友擘机械产业园等企业标准厂房建设,确保建成投产;确保博联茶业、宏福茶业、馨海茶业、灌木茶业等4个茶业企业建成投产;三是抓好大项目引领。围绕我县工业产业规划与资源要素配置现状,认真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力引进世界、国内500强等大集团、大企业驻县发展。以打造“中国药城”为载体,面向全国百强企业招商引资为重点壮大生物制药产业,争创医药产业产值100亿元;围绕装备制造产业,着力抓好以爱博国际、贵福钻石等企业为骨干的加工制造产业园,争创外向型加工产业产值100亿元;着力抓好以机械制造、汽摩配件为主的机械加工产业100亿元,力争通过3年打造300亿级产业园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