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11年1月,同年7月获省人民政府批复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远景规划建设面积51km2,涉及3个乡镇1个国营农场72个行政村12.3万人,其中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0.85km2。2012年10月,开发区跻身贵州省“511”民营经济示范园区后,年底又被评为“2012年度贵州省开发区先进单位”。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为州人民政府派出的正处级管理机构,下设有党政办、经济发展局、财税局等8个单位,现有干部职工53人。
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县17万人民的共同努力,金钟开发区近5年来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八通一平”目标,企业入驻率逐渐提高,建成的企业效益日益明显,县城与开发区的“区城合一”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正向建设“宜业宜居、创新创智”的现代企业生态城迈进。
(一)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1.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5年开发区1-10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9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投资完成51.4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黔经信园区〔2015〕8号)文件下达全年任务的170%,完成省州下达全年任务超11%;完成工业总产值53.73亿元(其中主导产业完成45.6亿元),同比增长66%,完成(黔经信园区〔2015〕8号)文件下达全年任务的19%,完成省州下达全年任务超1%;完成财政收入1.168亿元,同比下降49%;欠(黔经信园区〔2015〕8号)文件下达全年任务的1.132亿元,欠省州下达全年任务1.578亿元;完成新增就业人数12775人,同比增长32%,完成(黔经信园区〔2015〕8号)文件下达全年任务的175%,完成省州下达全年任务超0.5%。
2.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续建项目:金航年产15吨铸件项目完成两栋厂房主体结构的建设,一期已建成试投产;丹寨县金钟经济开发区生物科技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基本完成;丹寨县500吨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基本完工。
新建项目:万达职院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场平工作;茅台一期项目基本完成场平工作;新科医疗器械生产项目完成厂房两栋,完成主体结构两栋。
建成投产的项目有,酒精辅料项目、仰阿莎富硒食品项目、贵州明成变压器项目、汉诺威高端数控机床项目,建轩佳控机床项目,丹寨县第二中学建设等项目。
(二)投入产出情况
目前,金钟经济开发区已建成园区企业用地面积为158.4公顷,企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9.49亿元,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292.24万元每亩;2015年1—10月,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500万元以上)53.73亿元(其中主导产业完成45.6亿元),预计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5亿(其中主导产业完成55亿元),每亩产出工业产值为273.55万元。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规模以上(500万元以上)工业产值的85%以上。
(三)招商推荐活动情况
2011年至2015年,大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党政领导带头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委托招商,五年来累计签订招商引资意向协议和合同项目128个,合同引资273.85亿元。2011、2012、2013、2014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分别为17.01亿元、22.06亿元、62.03亿元、66.64亿元、2015年10月到位资金49.3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012年29.70%、2013年182.20%、2014年7.43%、2015年预计同比增长6.5%,平均每年到位资金较上年净增12个亿以上。因市场、资源和配套等客观因素所致,五年内项目退出8个。五年来,累计到位资金205.6742亿元,项目资金到位率为75.11%;开工项目126个,项目开工率为98.44%;累计投产项目93个,项目投产率73.81%;入园项目92个,项目入园率73.02%;根据标准厂房达到入驻条件计算,入驻标准厂房项目14个,标准厂房入驻率100%。
2014年、2015年园区主要引进高端钣金生产、桂荣科技、数控机床整机装配、汽车零部件生产、茅台集团丹寨项目、万达硒锌茶叶加工厂、高端硒水健康养生产品生产等项目,园区装备制造和大健康两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明晰,产业体量不断增大。
(四)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一)道路工程。建成金钟大道、食品园路、丹阳路一标、二标、金钟一路、富祥路一标、二标、长兴大道二标、锦绣路三标等路网;长兴大道一标完成车行道及路灯工程(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正在施工)、锦绣路二、四标完成路基和人行道铺装。园区道路完成铺油通车里程达28.5公里以上,实现园区路网全部连通,基本形成园区道路网格化。
(二)路灯工程。建成金钟大道1-7标段、长兴大道一、二标、食品园路、富祥路一标、二标的路灯工程已完成并试用。
(三)绿化工程。目前金钟大道1-5标段、丹阳路、食品园路、富祥路绿化工程已完成,并通过正式验收;长兴大道一标段中分带及侧分带、长兴二路二标、锦绣路三标段绿化完成、长兴大道二标段及金钟大道六标、七标段的绿化工程已完成,其他道路工程的绿化工作也将根据道路的施工进度情况相继开展。
(四)标准厂房。实施首期厂房建设17栋,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建设完成约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约1.3亿元;完成配套宿舍(含食堂)4栋,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完成投资3040万元;完成配套道路长度1公里(含路灯、绿化、地下管网等),完成投资2000万元;完成公共物品装运场地硬化(含停车场)面积4000平方米,完成投资100万元;完成垃圾转运配套建设投资34万元。
(五)公租房建设。总投资35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10.38亩(6922.70㎡),计划修建4栋公租房,建筑层数:一栋7层、三栋6层,总建筑面积为22270.5㎡;力争年底完成3栋竣工验收,一栋基本完工。
(六)企业服务中心。总投资3000万元,企业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完成主体工程,砌体工程完成,完成总工程量75%,1、3、4层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
(七)35KV线路。35KV迁改工作完成丹排Ⅰ回、Ⅱ回及丹马线路架设工作已完成并运行。同时完成该工程22.37公里线路拆除工作。
(八)污水处理工程。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为3247万元,其中厂区工程投资为1492万元,管网工程投资为1755万元,建日处理5000吨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收集及输送管道19128米:金钟片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同时完成了污水管网铺设40余公里。
(六)园区债务管控情况
债务基本情况。2013年初,园区负债为7.39亿元,2014年11月30日,经丹寨县审计局和财政局对金钟经济开发区政府性债务进行甄别,园区累计负债8.85亿元。截止报告日,金钟经济开发区债务余额6.89亿元。
债务管控机制情况。按照国发〔2014〕43号文件精神,根据丹寨县人民政府2014年11月6日县长办公会议精神,金钟经济开发区严格控制政府债务新增规模。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执行好财政拨付资金预审制度,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将政府性债务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努力防范和化解地方性债务风险。今后金钟开发区在发改立项的项目必须通过县政府研究后方可实施。二是强化贯彻落实。深入学习国发〔2014〕43号文件精神,确保学透学牢,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搞任何“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园区主要领导要认真对待政府性债务工作,不得违规举借新建项目;确需新建项目工程款,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规定报县人民政府同意后依法依规实施;未经县人民政府同意,不得以地方性债务提供担保,不得借企业名义进行投资、融资,不得向个人拆借资金;原债务资金拨付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定执行,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
实行政府债务统一归口管理,金钟经济开发区政府性债务纳入县财政债务管理办公室统一监管。将偿债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编制偿债计划。目前县级财政投入56322万元。
(七)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
根据金钟经济开发区产城互动发展条件,县城内的商贸服务、休闲娱乐、餐饮直接为入园的企业和员工提供服务。在生产性服务方面,2014年3月份,成立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受理园区企业行政审批代办,水、电、气要素保障、子女入学就医、企业员工以及企业家个人事项等方面服务事项,截至2015年10月份,累计受理450余件;2015年5月份引进久丹物流公司,全程为园区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目前,服务已基本覆盖园区全部企业,累计货运量3500余吨,辐射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云贵等区域;电子商务方面,委托第三方机构在贵州电子商务云开设丹寨馆和金钟经济开发区馆,按照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运作模式在金钟经济开发区建设丹寨县电子商务创业产业园。
(八)体制及机制运行情况
1.开发区现有管理体制
内部管理模式。金钟经济开发区内部管理方式采用区县合一,并轨运行方式进行管理。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的一切行政事务和经济管理权,由县(市)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共同管理。开发区内设机构负责人由县(市)相应职能部门负责人兼任,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县(市)相关职能部门直接履行内设工作部门的职责,接受县区双重领导。
对乡(镇)管理权限方式。金钟经济开发区对乡(镇)的管理权限方式采用部分托管方式。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区内规划建设、安全生产、土地开发、环境保护,所管辖乡镇的计划生育、综治维稳、民生保障、农业生产、征地拆迁等工作仍由属地乡镇党委、人民政府负责。
2.管理体制方面取得的初步经验和成果
配齐配强开发区领导班子和人员力量。县委书记任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县长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开发区所辖的乡镇(场)党委书记任工委委员、乡镇(场)长任管委会主任助理,实施属地管理,确保土地和房屋征收、矛盾纠纷处理、失地农民安置等工作高效推进。县财政、发改、国土、住建等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兼任开发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便于统筹协调管理。
让管钱的人管用钱的事。一是明确县政府相关领导到开发区兼任开发区副主任,而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则列入县政府党组成员,把开发区的事纳入县政府重大议事。二是明确县财政局长任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并兼任财税局局长,以全县之财力为依托,保障开发区建设资金。
健全机构。一是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要求设置开发区的机构和职能,根据工作需要,从直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到开发区工作,增强开发区的办事能力。二积极向州委州政府申请,配齐、配足机构和编制,目前开发区共设立有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局等8个正科级机构,人员编制100名,正在申请配齐纪工委、国土资源分局和公安分局等派驻机构的编制和人员。
创新用人机制。一是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强烈事业心和开拓创新意识的干部选派到金钟经济开发区挂任职务,并对素质较高、表现优良、实绩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奖励。同时,在开发区实行工作人员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经工作人员选择部门和部门选择人员及县委、党工委集中研究,最后明确留下来人员工作岗位,落聘的同志则通过组织人事部门从开发区调到其它单位工作。二是聘请高端人为开发区服务。聘请贾文广、苗晋平等博士到开发区担任高级经济发展顾问,并成立开发区博士工作站,负责指导开发区融资、招商等工作,切实解决开发区融资、招商等难题,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推进。三是聘请兴富祥公司董事长彭洪富、九鼎车辆厂总经理程捷、贵州清华科技园总裁刘颖等多名企业负责人任开发区副主任或招商局长,负责开发区各个园中园的招商工作。通过彭洪富等等同志和项目产业链优势,引进企业43余个,投资总额近932886万元。
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出台了《金钟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优惠政策措施,从土地、服务等方面都给予较大的扶持。土地: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用地无偿划拨,工业总投资达到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实行“零地价”,土地出让年限在国家规定的最高年限内议定;用地达到“七通一平”。服务: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为投资人,无偿代办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规划审批、工程报建、银行开户、法人代码、环评、安评、认证、计保等。税收:享受西部大开发“两减三免”的税收优惠政策,县级部分前三年按全额、后两年按50%奖励给企业;投资者所得红利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县级财政所得部分,前三年全额奖励给投资者;新办的生产型、科技型企业,自营业之日起,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县级所得部分,第一年全额奖励给企业第二年、第三年按50%奖励给企业,直至奖励额度达到所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为止。规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最低标准收取应缴纳的有关规费;属县级支配的部分,先收后返;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企业及业主摊派各种费用和物资。
(九)“贵园信贷通”政策落实情况
由金钟经济开发区财税局先在贵阳银行丹寨县支行开设代偿保证金账户,并匹配贷款风险代偿保证金1000万元,其中:贵阳银行丹寨支行500万元,邮政银行丹寨支行200万元,贵州银行凯里迎宾支行300万元。省级资金1000万元。截止2015年11月8日,各银行进展情况如下:
贵阳银行:贷款规模8000万元,已放贷2户1000万元,其中贵州省欣紫鸿药用辅料有限公司500万元,贵州汉诺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500万元。正在进行评审,近期放贷9户2050万元,其中丹寨县兴林林业科技服务公司500万元,贵州丹寨县浙丹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200万元,丹寨县俊健食品开发有限公司500万元,贵州鑫隆车业有限公司50万元,贵州省丰益食品科技开友有限公司200万元,贵州碘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0万元,贵州天凌高数控装备有限公司200万元,贵州添辉精密钣金有限公司150万元,丹寨县银地回归农业产业有限公司200万元。
邮政银行:贷款规模3200万元,正在进行评审,近期放贷4户1350万元,其中丹寨县真山机电有限公司500万元,丹寨县黔丹硒业有限责任公司200万元,贵州合众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50万元,贵州建轩佳数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500万元。
除此以外,开发区还与贵州银行凯里迎宾支行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并获贵州省再担保公司同意,初步贷款规模为480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