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产业资源分布图
【黎平简介】
黎平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国土面积4441 平方公里,总人口53 万人,其中侗族人口占71%,是全国侗族第一县、贵州国土面积第二大县和黔东南州人口第一大县。黎平是一座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于一身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黔湘桂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是贵州" 东进两湖、南下两广" 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
【交通优势】
黎平处于" 泛珠三角四小时经济圈" 和" 黔中三小时经济圈" 辐射范围内,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厦蓉高速、黎洛高速、三黎高速、黎平机场和贵广高铁、规划中的兴义经黎平至永州货运铁路构成黎平立体交通网络,可多方位连接湘、桂、粤及东部地区的经济流通领域,是企业发展、英才创业的理想之地。
【旅游资源】
黎平县是中国革命老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大歌" 的核心保留地,是贵州省首批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全国100 个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县内获得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的景点有4 个,分别为全国最大侗寨肇兴鼓楼群、高屯天生桥、述洞独柱鼓楼和五千年杉木阴沉木。目前,黎平文化旅游集聚区成功列入《贵州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肇兴、翘街、水口" 天香谷" 特色农业旅游园区成功纳入全省"100 个重点旅游景区" 建设。其中,肇兴景区同时被列入" 全省20
个重点示范旅游景区" 建设。著名旅游景点: 全国最大侗寨奇观- 肇兴鼓楼群、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翘街、侗族生态博物馆- 堂安、侗族建筑瑰宝- 地坪风雨桥、中国革命历史转折的见证-" 黎平会议"会址、时光边缘的古村落- 地扪、世界最大的天然石拱桥- 黎平天生桥、述洞独柱鼓楼、庙会圣地南泉山、八舟河自然风光、东风林场、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
黎平会议纪念馆
【农业资源】
黎平素有" 杉海粮仓油壶" 之称,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这里盛产茶叶、山茶油、桐油、松脂等,油茶和茶叶种植面积均超过20 万亩。县内野生药用植物有1200 余种,中药材种植基地达6 万亩。"茶叶、油茶、中药材" 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先后被评为" 全省茶叶发展重点县"、" 全国重点产茶县"、" 中国名茶之乡"、" 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和" 全省油茶产业扶贫重点县"、" 全省中药材产业
扶贫重点县"。
【林业资源】
黎平是我国28 个重点林区县和国家11 个退耕还林示范县之一,林业用地511.3 万亩,有林地463 万亩,现有森林面积448.21 万亩,森林覆盖率74.6%,活立木蓄积量2300 万立方米。全县竹林面积10.39 万亩,总株数2368.34 万株,年可采伐利用楠竹120 万根。
【水利资源】
县内有中型水库2 个,小一型水库5 座,小二型水库26 座,水能资源总量为26.1 万立方米,人均5268 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171MW,技术可开发量38MW。
【矿产资源】
黎平主要有金、磷、锰、煤、压电水晶、高岭土、硅质原料、水泥用灰岩、饰石用石材、建筑用砂石等矿,主要开发矿种为金、硅石、饰石板材、建筑用砂石、砖瓦粘土等,硅矿石地质储量近1 亿吨,是中国大西南重要的工业硅生产基地。
【人力资源】
黎平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在校学生近3000 人,每年可输送大量的技工人员。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可转移劳动力16.9 万人。
【黎平名片】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革命老区、中国名茶之乡、国家湿地公园。
【招商重点】
——以文化引领搞活旅游产业。紧紧围绕黎平富集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以肇兴景区为门户,着力构建" 百里侗寨" 文化体验走廊,做美旅游大县名片,突出抓好要素配套,全面打造成为面向全球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侗文化之都。
——大力发展黎平特色农业。围绕" 三大省级农业园区",突出" 两茶一药一特",推进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走独具特色、独具魅力、独具潜力和形象标识的发展路子。
黎平万亩茶海
——大力发展养生康体产业。围绕创建侗乡文化旅游养生健康创新区,着力发展侗族医药业,注重挖掘侗药资源,研发侗族药剂、药疗,大力发展以茯苓为代表的中药材生产。加快发展生态养生、文化养心、运动健体、休闲疗养产业,尽快建成珠三角的后花园和康体中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抓好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培育交通运输、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中介咨询、文娱家政、金融服务、通信信息等现代服务。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促进与知名电商合作,构筑我县商务发展平台。加快规划建设临空经济物流园区。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围绕特色食品加工、旅游商品、环保型轻工业(电子、服务)、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已建标准厂房引企入园。加快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走出一条" 有别于东部 不同于西部" 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着力打造特色小城镇。以" 文化引领、保护优先、传承优先" 原则,推进旅游、农业与城镇相结合,按照" 分步实施、依次推进" 的思路,优先启动肇兴、中潮、水口、茅贡等小城镇建设,按照" 分步实施、依次推进" 的思路,优先启动肇兴、中潮、水口、茅贡等小城镇建设。
【经济开发区】
贵州黎平经济开发区于2012 年12 月26 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按" 一区四园"( 以中潮镇为核心区,以城北文化产业园、高屯轻工产业园、小里建材产业园、洪州硅冶产业园为四个园区)的发展格局进行建设," 一区四园" 均位于高速公路沿线及国省道沿线,距离县城均在半小时辐射范围内。总规划面积18.64 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区多条主干道已基本建成,1万吨供水工程、110 千伏变电站已建成,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已入驻企业40 多家,完成土地收储3.69 平方公里,是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的核心区域。
【高效农业园区】
主要以黎平" 高屯茶叶和油茶产业示范园"、" 中潮黎美薄壳山核桃产业示范园" 和" 水口天香谷芳疗植物现代农业园区"3 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为核心,打造黎平县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精品园区。
【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
2015 年4 月20 日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成立,位于黔、湘、桂三省区结合部,区域核心区范围涉及黔东南州从江县洛香镇、贯洞镇和黎平县肇兴镇,规划范围分为核心区( 直管区) 和联动区( 非直管区) 两个层次。核心区包括洛香、贯洞、肇兴3个镇,现有人口5.51 万人,国土总面积380 平方公里,其中:城镇规划控制面积暂定98 平方公里。联动区为除核心区外的从江、黎平、榕江、锦屏4县的主要景区、景点、休闲养生基地及绿色食品基地。
世界上最大的侗寨- 肇兴侗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