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位于黔东北部,铜仁市西部,介于东经107°46′—108°25′,北纬28000′—28°38′之间;东邻印江县,南接思南县,西与遵义市凤冈县接壤,北部插入沿河、务川县之间;境内东西长63.60㎞,南北宽70.00㎞,周长366.50㎞,国土总面积2071.92㎞²。
政区与人口:县政府驻玉水街道办事处,位于东经108°06′50″,北纬28°15′46″,海拔520m,距省城贵阳342㎞,距铜仁市265㎞。境内辖2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8个民族乡、311个村委会、34个社区、2618个村民小组。2013年年末总户数148054户,总人口531479人,其中农业人口458260人;人口密度256人/平方千米;乡村从业人员232849人。
气候资源: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为16.2″C,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6.30″C,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5.20″C;年日照时数为1055小时,≥10″C有效积温为5340″C;年降水量1225.50毫米;全年无霜期295天;境内全年冰雹日数6天,农作物多为一年二熟。
土地资源:德江县土地总面积207192公顷。有耕地30630公顷(其中田16030公顷,土14600公顷);林地52410公顷(其中有林地37401公顷);园地830公顷;牧草地53160公顷;建设用地1800公顷;交通用地1246公顷;水域2600公顷;未利用地64516公顷。土壤类型以黄壤为主,占全县土壤地面积的78.6%;石灰土次之,占全县土壤地面积的11.1%;紫色土、潮土较少,共占全县土壤地面积的1%;主要耕作土壤为水稻土,占全县土壤地面积的9.3%。
交通、通讯、水利、电力:德江县公路交通以326国道、303省道为主干线,连接县、乡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实现 “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县城至乡镇一小时交通圈”的目标;杭州经德江至瑞丽高速公路是德江县第一条出省快速通道,沿河经德江至榕江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将为德江县民众快速出行提供更为便捷的条件。全县拥有公路通车里程3325㎞,其中高速公路27㎞、国道72㎞、省道126㎞、县道127㎞、乡道375㎞、村道2625㎞;全县有客运站15个,其中二级客运站2个、三级客运站1个、四级客运站9个;内河通航里程47㎞,有10—20万吨航运码头3个,一般渡口28道。境内设邮政局1个、邮政支局(所)3个、邮政委代办16个,21个乡镇(街道)全部通邮;设电信局1个,电信支局19个,建电信基站69个,开通了21个乡镇(街道)345个村(社区)程控电话和56个村宽带业务,有电信用户37800户;设移动公司1个、移动片区中心3个,建移动基站135个,实现移动通信村村通,有移动用户123729户;设联通公司1个,建联通基站133个(其中3G基站35个),有联通用户31000户。有小(一)型水库9座,总兴利库容1515万m³,实际灌面2680公顷,现有渠道总长166.63㎞;有小(二)型水库15座,总兴利库容446万m³,实际灌面555.33公顷,现有渠道总长73.78㎞。有23座小水电站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33495 kw,2009年全年完成发电量10094.33万kw.h;在建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9300kw;改造扩容电站1座,扩容量1000kw;农村电网覆盖全县21个乡镇(街道)130个村(社区)。
矿产资源:境内有煤、铁、硫铁、汞、大理石、萤石、重晶石、高岭土、硅石、水泥灰石、电石灰石、土陶土、锑矿、铅锌矿、温泉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矿储量3303.56万吨,主要分布在枫香溪、高山、长丰、沙溪、平原、稳坪、桶井等乡镇;铁矿储量22.6万吨,主要分布在枫香溪、桶井、沙溪、泉口、高山、长丰等乡镇;硫铁矿蕴藏储量19180万吨,主要分布在共和、枫香溪、桶井等乡镇;汞矿储量500吨,主要分布在沙溪、泉口两个乡镇;大理石储量约800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共和、稳坪、荆角、沙溪等乡镇;萤石储量13.4万吨,主要分布在泉口、龙泉、钱家、荆角、沙溪、楠杆、复兴、煎茶等乡镇;重晶石储量9.12万吨,分布在沙溪、泉口、合兴、煎茶、复兴、楠杆、堰塘等乡镇;高岭土储量276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枫香溪、桶井、高山、沙溪等乡镇;硅石储量58.5万吨,主要分布在共和镇;特级石灰石储量2000万立方米,共和乡覃家湾矿段储量1216.6万立方米,其中水泥灰石969.76万立方米、电石灰石246.84万立方米;土陶土储量540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共和、煎茶等乡镇;锑矿分布在泉口镇;铅锌矿分布在共和镇;温泉分布在楠杆、稳坪两个乡镇。
旅游资源:德江县是革命老区,1936年6月19日贺龙、关向应、夏曦等在枫香溪红三军军部主持召开了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从而建立了贵州高原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黔东特区”,为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境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有枫香溪镇的“中共湘鄂西分局会议会址”、“ 红三军第三师、第七师驻地地址”; 煎茶镇的“烈士陵园”;高山乡的“洞佛寺”等。历史古迹有合兴乡的“隋唐扶阳古城遗址”;楠杆乡的“曾氏古墓群”、“高山营盘”;潮砥镇的“官宅明代古墓群”;龙泉乡的“元朝水特姜司遗址”、“清朝古营盘遗址”、“皇家屯号军遗址”;泉口乡的“古庸洲遗址”等。自然风景有潮砥、长堡等乡镇境内的“乌江风光”;泉口乡的“万亩石林”、“万亩草场”等。城郊休闲场所有青龙镇的“大龙阡溶洞”、“小沟水库垂钓山庄”、 “潮水河游泳休闲”、“桃李山庄”;堰塘乡的“朱家沟水库”;钱家乡的“宗义休闲山庄”等。
根据德江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将德江县旅游资源按照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天象与气候、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进行分类打造,其中重点规划发展的地文景观有泉口镇的石林、马耳河大峡谷;高山镇的五彩溶洞、洋山河峡谷;龙泉乡的龙泉大坝、武陵峡;荆角乡的马蹄河峡谷;青龙办事处的大龙阡。水域风光有长丰乡的长丰河;楠杆乡的柳杨河;龙泉乡的龙泉龟池坝;潮砥、长堡、稳坪、桶井等乡镇的乌江和稳坪镇的温泉。生物景观有泉口镇的万亩草场;楠杆乡的亚洲楠木王;合兴镇的生态茶园。遗址遗迹有楠杆乡的上坝古村寨、结龙桥、楠杆古戏台;龙泉乡的龙泉坪长官司治所、黄号军遗址;煎茶镇的煎茶溪古墓群;合兴镇的隋唐扶阳古城遗址、县衙、哨塔;枫香溪镇的“枫香溪会议”会址、纪念碑;潮砥、稳坪、桶井等乡镇的乌江古纤道。天象与气候有高山镇的避暑胜地。建筑与设施有潮砥镇的“黔中砥柱”摩崖石刻;堰塘乡的高家湾农业观光园。旅游商品有楠杆乡的熬熬茶、楠杆生漆;潮砥、长堡镇的乌江奇石。人文活动有楠杆乡的摆手舞。青龙、玉水办事处的傩文化。
同时将德江县旅游资源按照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分级规划,其中一级人文资源有合兴镇的绿豆粉;枫香溪镇的红军饼。二级人文资源有合兴镇的扶阳古塔群;煎茶镇的煎茶溪古墓群;楠杆乡的土家花灯;稳坪镇的文昌宫和稳坪、桶井、潮砥、长堡、共和等乡镇的乌江鲮鱼。三级人文资源有合兴镇的惜字亭;楠杆乡的摆手舞、哭嫁、曾氏祠堂、楠杆古戏台、熬熬茶;稳坪镇的何家寨;枫香溪镇的“枫香溪会议”纪念碑、红三军司令部旧址;青龙办事处的文庙。四级人文资源有合兴镇的隋唐扶阳古城;楠杆乡的上坝古村寨;枫香溪镇的“枫香溪会议”会址;青龙、玉水办事处的炸龙灯。五级人文资源有青龙、玉水办事处的傩文化。一级自然资源有泉口镇的庸州石马、青龙啸月;龙泉乡的岩透石壁。二级自然资源有楠杆乡的珍稀古树群;长丰乡的长丰火山熔岩。三级自然资源有楠杆乡的楠杆生漆;高山镇的高山石林;泉口镇的石林、马耳河大峡谷;荆角乡的马蹄河峡谷。稳坪镇的稳坪温泉;长堡镇的莲花销魂洞;潮砥、稳坪、桶井等乡镇的乌江古纤道;潮砥、长堡镇的乌江奇石。四级自然资源有煎茶镇的观音寺水库;高山镇的石包蛋、洋山河峡谷;泉口镇的万亩草场;潮砥、长堡、稳坪、桶井等乡镇的乌江。龙泉乡的武陵峡。五级自然资源有高山镇的五彩溶洞。
农业产业化建设 :“优质烤烟生产基地”2013年种植面积5653公顷,分布在复兴、煎茶、合兴、枫香溪、堰塘、楠杆、平原、龙泉、荆角、沙溪、高山、长丰、泉口13个乡镇。“茶叶种植基地”规划面积150000亩,现有茶园面积136155亩,分布在复兴、煎茶、合兴、枫香溪、堰塘、楠杆、平原、沙溪、龙泉、青龙、荆角、泉口12个乡镇。“天麻种植基地”2015年规划新增发展面积128205平方米,滚动发展面积147000平方米,天麻菌材后续林种植面积3000亩,分布在高山、沙溪、长丰、泉口、平原、楠杆、堰塘、长堡、合兴、煎茶、荆角等乡镇。“优质稻种植基地”种植面积800.3公顷,分布在青龙、玉水、复兴、合兴、煎茶、龙泉、潮砥、稳坪8个乡镇(街道)。“玉米种植基地”种植面积10411公顷,主要分布在高山、长丰、荆角、沙溪、楠杆、平原、合兴、堰塘、共和、长堡、枫香溪、桶井、龙泉、钱家等乡镇。“油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9229公顷,主要分布在青龙、玉水、龙泉、共和、煎茶、合兴、复兴、稳坪、潮砥、长堡10个乡镇(街道)。“蔬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7751公顷,分布在青龙、玉水、钱家、龙泉、共和、煎茶、复兴、堰塘、沙溪、高山、泉口11个乡镇(街道)。“西瓜种植基地”面积2500亩,分布在青龙、玉水、龙泉、钱家、稳坪、共和、煎茶、潮砥、合兴、复兴10个乡镇(街道)。“优质核桃种植基地”2014年种植面积6400亩,分布在高山、泉口、长丰、荆角等乡镇。“肉羊生产基地”2013年全年饲养量302740只,分布在全县20个乡镇。“科技扶贫种草养羊”该项目从2007年开始实施,建设地点分布在泉口、高山、长丰、荆角、共和、堰塘、沙溪、煎茶、合兴、平原、楠杆、龙泉、钱家、枫香溪、稳坪15个乡镇;2009–2010年两年共扶持养羊大户526户,扶持一般养羊户447户,扶持贫困户500户;投放基础母羊47340只、种公羊1854只,修建羊舍73715平方米,建良种繁育场7个,人工种草48840亩。“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该项目从2007年开始实施,共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27个,新建猪舍8400平方米,改建猪舍9600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青龙、玉水、煎茶、钱家、堰塘、枫香溪、合兴、荆角、复兴、长丰、共和、龙泉、高山13个乡镇(街道)。
德江县经济开发区:德江县经济开发区按照“一区三园”规划建设,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计划到十二五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以上,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以上,入驻企业150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税收6亿元以上,带动就业5万人以上,形成产业集群、工业集聚、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生态园区,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园区。其中城北工业园区于2011年5月开工建设,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在县城总体规划范围内,2012年12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贵州德江经济开发区,首期批准建设面积5.74平方公里。
(一)城北工业园区(含关口片区) 位于县城北部,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距县城中心3公里,南连326国道线,内部规划建设主干道1条、次干道6条,外部正在建设的沿河经德江至榕江及规划建设的德江经务川至习水、德江经务川至重庆3条高速公路穿园而过,规划建设的昭通经德江至黔江、都匀经德江至黔江、黔江经德江至河口、重庆经德江至广州、遵义经德江至吉首5条铁路在园内火车站交汇,按照“产城一体化”、“产贸一体化”、“产景一体化”、“产乐一体化”高标准建设园区,着力打造城中有园、园中含城的产城一体化现代工业园区,主要布局特色装备制造、高新科技、现代服务业等。
(二)煎茶农特产加工园 临近煎茶集镇,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距县城中心20公里,326国道线贯穿园区,内部主干道连接杭州经德江至瑞丽高速公路,外部有规划建设的德江经务川至习水、德江经务川至重庆2条高速公路及遵义经德江至吉首1条铁路过境,主要布局农特产品、新医药大健康产业、物流、仓储等。
(三)共和黄金水道物流园 地处乌江之滨,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距距县城中心10公里,303国道线、正在建设的500万吨级乌江港口贯穿园区,规划建设的德江至印江城际快速公路及重庆经德江至广州、遵义经德江至吉首2条铁路过境,主要布局新型建材、墙体材料、活性石灰和活性碳酸钙、单晶硅和多晶硅、电石和电石法、PVC管材、物流、仓储等产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