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是硕果累累、满载喜悦的季节。
对刚满“两岁”的凯里经济开发区民族医药产业园来说,8月因总投资1.5亿元的贵州苗之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运营,莫氏苗方疼痛酊系列产品加工生产项目开始建设,而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从2013年6月起步建设到如今进驻13家医药企业,总投资28亿元,这个独具黔东南特色的民族医药产业在这块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的专业园区萌芽、成长、吐露芬芳。
园区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东南药业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建成营运后,迅速成为全省一流的医药配送平台,每天出库药品6000件,年销售额可达20亿元。
致力于开发研制苗药、侗药、瑶药等民族医药及保健产品的贵州苗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并获批黔东南第一支新药——七香筋骨通凝胶膏,拥有枫荷除痹酊、通可舒喷雾剂两个全国独家苗药产品。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黔东南州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秋高气爽的适宜气候,为多种药材提供了生存空间,孕育了一批独有的苗药侗药,有“天然中药库”之称。其中以茯苓、何首乌、天麻、半夏、桔梗、百合等药材最为闻名。
而长久以来,苗侗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宝贵的医药经验,成为我国传统医药宝库的瑰宝。
凯里经济开发区充分利用周边苗药侗药资源丰富的优势,将传统医药文化与现代大健康文化相结合,规划建设民族医药产业园,致力于让民族医药瑰宝大放异彩。
该园区是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的重要园区之一,集民族医药生产制造中心、民族医药养生健康体验中心、民族医药文化传播中心、医药器械设备交易配送物流中心、医药信息和孵化研发中心为一体,预计总投资80亿元以上。
目前,园区已入驻苗之灵药业、苗仁堂、银菲生物科技、蒙正银黄药业、东南药业等13家医药企业,正在积极对接引进康恩贝医药集团、健康元药业集团、中国中药、杭州华东医药和吉林修正药业等大型医药企业。
去年,该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2亿元,上缴税金717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531人。根据规划,凯里市力争在3至5年内,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年产值超150亿元、年创税超15亿元、解决就业1.2万人以上的西南民族医药产业集群“高地”和全国首个天然药物产业链园区、首个苗侗医药研发试验基地。
黔东南有健康医药产业在建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20.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8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7.8亿元,主要以凯里、凯里经济开发区及部分县市医药制作企业为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