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六盘水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在贵阳发布。《规划》涵盖氢能“生产-储运-应用”全产业链,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发展现状、形势、战略意义,结合六盘水实际提出氢能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先试先行贵州省能源结构调整及工业转型升级。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发展,不断加大研发和产业化扶持力度。在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之一。多个国家级规划都明确了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战略性地位,将发展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技术列为重点任务,将氢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六盘水市是长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素有“江南煤都”之称,现有正常生产焦化企业4家,产能405万吨/年,每年约产生焦炉煤气10亿立方,含氢气规模约5亿立方米,焦炉煤气富含氢气资源为六盘水市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
基于六盘水市的氢能源产业发展优势,《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建设液氢工厂及加氢站基础设施,回收利用焦炉煤气中的氢气,实现廉价氢气的就地提取消纳,形成制氢(氢源)、氢储存、运输和利用的氢能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氢气制取、储运装备、高值转化的氢能企业,集聚一批研发中心和检测、认证中心,示范带动六盘水市氢能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
《规划》也提出了到2030年,结合煤炭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发展以煤制氢为重点氢能产业链,布局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加氢站近20座,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和乘用车批量投放,形成氢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扩大氢能源生产应用规模,实现氢能源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建设形成辐射周边地区乃至全国氢能产业链的远期目标。
《规划》还对六盘水市要率先发展以焦炉煤气制氢为起点的氢能产业,大力培育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重点的下游产业,统筹发展以煤炭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蓝氢”产业做出重点布局。
《规划》指出,六盘水市将从加强组织保障、支持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合作、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深化合作交流、加大市场开拓及加快园区建设等七个方面明确推进氢能产业保障措施,并将研究制定产业链关键环节投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六盘水市发展氢能源产业,一是抓住机遇,二是发挥优势。”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刚表示。六盘水从三线建设城市发展到今天,传统工业煤、电、钢、建材已经快要碰到天花板。如何实现转型发展,一方面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另一方面新兴产业也需要培育。
李刚表示,氢能源是六盘水传统转型的支点,同时也是六盘水新兴产业的增长点。作为贵州省内首家发布氢能规划的市(州),打造富有六盘水特色的、坚持绿色发展和清洁高效利用的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版,契合六盘水市资源禀赋及城市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焦炉煤气提氢和发展氢能产业,是六盘水市的优势,也是六盘水市的亮点,必须氢力黔行,氢动未来。
他也表示,发展氢能源产业,六盘水也面临很多困难。他总结为“3+2”,3个方面,一是人才,二是技术,三是资源,这些问题通过东西部协作招商引资可以解决。另外2个方面,一是需要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氢能源产业的规划,二是需要政策方面的扶持。
目前,六盘水市已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及所属公司签订航天氢能六盘水产业园建设项目合作协议,2019年下半年将启动建设贵州省内首座液氢工厂,解决当前氢气制、贮、运的难题,引领并推动氢能技术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